AuGeneTech
Product Introduction
96孔超低吸附培养板,U底,AGCP-UL096U

96孔超低吸附培养板,U底,AGCP-UL096U

0.00
0.00
Size:
  
Product Information

96孔超低吸附培养板U底,AGCP-UL096U

产品介绍

本产品是一种经过特殊表面处理(超低吸附处理)的96孔细胞培养板,底部为V型设计。它旨在最大限度地抑制细胞贴壁,为悬浮细胞培养、多细胞球状体(Spheroid)形成、类器官(Organoid)培养以及需要避免细胞粘附的生化应用提供了理想的工具。

U底聚集效果较好,底部比V型底平缓,常用于免疫学 assays(如ELISPOT)或需要细胞聚集但不要求极致集中的情况。

产品特点

1.  卓越的超低吸附表面:

       通过专利的共价键合水化聚合物层修饰,被动地抑制细胞和蛋白质的粘附。

       无动物源成分,表面稳定,无需包被即可使用,确保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。

2.  优化的V型底板底:

       高效聚集: 在离心时,能轻松将悬浮细胞、球状体或微珠聚集于孔底中心的最小区域。

       减少损失: 显著减少在换液或吸取上清过程中的样品损失,尤其适用于珍贵样品。

       便于观察: 聚集的样品位于焦点中心,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成像。

3.  保证无菌与生物相容性:

       γ射线辐照灭菌,确保内毒素水平< 1.0 EU/mL,可直接用于细胞培养。

       板体材料为聚苯乙烯(PS),盖子为聚丙烯(PP),具有良好的气体渗透性和物理强度。

4.  出色的兼容性:

       与绝大多数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兼容。

       孔板尺寸符合SBS标准,适用于各种酶标仪、离心机转子和显微镜载物台。

使用方法(仅供参考)

重要提示: 以下为通用实验指南,具体方案需根据细胞类型和研究目的进行优化。

1.  开包前准备:

       将完整的独立包装置于生物安全柜或超净工作台中。

       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。

2.  球状体/类器官培养:

       细胞悬液制备: 将目的细胞制备成单细胞悬液,并重悬于适当的完全培养基中。

       接种细胞: 向每个孔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细胞悬液(推荐每孔100-200 μL)。建议的接种密度需通过预实验确定(例如:500 - 10,000 细胞/孔)。

       促进成球: 盖上板盖,将培养板置于37°C, 5% CO₂的湿润培养箱中。V型底和超低吸附表面会通过重力与抑制贴壁的共同作用,促使细胞在孔底中心自发聚集并形成球状体。

       换液: 培养数天后,如需换液,可低速离心(例如:300-500 g5分钟)使球状体沉降。小心地使用多通道移液器吸去上清(注意不要触及孔底的球状体),然后加入新鲜预热培养基。

3.  悬浮细胞培养:

       直接将悬浮细胞(如某些免疫细胞、血液细胞、悬浮细胞系)接种于孔板中,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和传代。超低吸附表面可有效防止细胞意外贴壁或激活。

4.  样品收集:

       离心后,球状体或细胞会紧密聚集在V型底部。如需收集,可用少量培养基或PBS反复吹打孔底,或使用胰蛋白酶等消化酶处理,将球状体解离成单细胞或小团块后进行后续分析。

注意事项

1.  仅供科研使用: 本产品仅用于实验室研究,不适用于人体临床诊断或治疗。

2.  无菌操作: 所有操作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,并遵循标准的细胞培养规程。

3.  避免表面划伤: 不要使用尖锐器械(如金属针头)刮擦孔板内表面,以免破坏超低吸附涂层。

4.  离心条件: 离心时请使用配套的平板转子,并确保离心力不超过板盖和板体的承受极限(通常建议 ≤ 2000 g),避免液体交叉污染。

5.  堆叠培养: 如需堆叠培养板,请确保堆叠平稳,以避免挤压板盖导致气体交换受阻或污染。

6.  储存条件: 请于室温、干燥、避光条件下储存,避免与有机溶剂或强酸强碱接触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Q1: 使用这款板子,为什么我的细胞成球效果不理想?

A1: 成球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:

   细胞类型: 并非所有细胞都易形成球状体。请查阅文献确认您的细胞系是否适用。

   接种密度: 密度过高可能导致多个小团块,过低则无法成球。必须进行梯度测试。

   培养基: 某些细胞需要特殊的成球培养基(如不含血清或添加特定生长因子)。

   培养时间: 成球需要时间,通常需要培养数天至一周。

Q2: 我可以将这款板子用于贴壁细胞的培养吗?

A2: 绝对不建议。 本产品的设计初衷就是阻止细胞贴壁。如果您需要培养贴壁细胞,请选择经组织培养处理(TC处理)的普通平底或U底培养板。

Q3: V型底和U型底、平底有什么区别?如何选择?

A3:

   V型底: 聚集效率最高,最适合用于形成单一、集中的球状体,并便于通过离心进行换液和收集。是3D细胞培养的首选。

   U型底: 聚集效果较好,底部比V型底平缓,常用于免疫学 assays(如ELISPOT)或需要细胞聚集但不要求极致集中的情况。

   平底: 主要用于贴壁细胞培养,或需要显微镜下清晰观察整个孔底面积的应用(如细胞增殖检测)。

Q4: 如何进行细胞活力检测(如CCK-8/MTT)?

A4: 对于V型底板,直接检测可能导致信号不均。

   推荐方法: 将球状体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后,转移到普通平底板中进行检测。

   或,在加入CCK-8试剂孵育后,先将孔内溶液充分混匀,然后吸取一定体积的溶液转移到新的平底96孔板中,再用酶标仪检测。这可以避免V型底对光路的影响。

Q5: 板盖会冷凝吗?如何防止?

A5: 37°C培养箱中,板盖内侧可能产生冷凝水。为防止冷凝水掉落影响球状体,建议:

   将培养板放入培养箱时,将板盖稍微错开一条小缝(约1-2毫米),以平衡内外湿度和气体,约30分钟后再完全盖紧。

   或者,在堆叠培养板时,在最上层空板上放置一个装有无菌水的平板以增加局部湿度。

产品声明
本产品仅限于科研,如需储存珍贵样本,请自行小规模尝试后大批量实验,产品售后仅限产品本身,无其他任何连带责任,请须知

本产品仅供研究使用,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