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GeneTech
设计,为更有效传播
IPRODUCT / 经营项目
100mm细胞培养皿(易握型,超低吸附),AGCD-UL100

100mm细胞培养皿(易握型,超低吸附),AGCD-UL100

0.00
0.00
  

100mm细胞培养皿(易握型,超低吸附),AGCD-UL100

产品介绍

本产品是一种经过专利表面技术处理的聚苯乙烯细胞培养皿,旨在最大限度地抑制细胞贴壁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吸附。其表面高度亲水且呈中性,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水分子层形成物理和能量屏障,使得细胞无法牢固粘附,从而被动地维持悬浮状态。

这种特性使其成为三维细胞培养(如肿瘤细胞球、神经球、肝细胞球)、干细胞悬浮培养、循环肿瘤细胞(CTCs)研究以及需要防止细胞分化的原代细胞培养等领域的理想工具。培养皿边缘独特的易握设计,便于单手开合和拿取,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污染风险和意外滑落。

产品特点

1.  促进球体形成: 通过有效抑制细胞贴壁,迫使细胞之间相互聚集,自发形成三维(3D)多细胞球体,更好地模拟体内微环境。

2.  高细胞存活率: 为悬浮细胞和类器官提供了一个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惰性表面,有利于保持细胞活力和功能。

3.  卓越的批间一致性: 经过严格质控的表面处理工艺,确保了不同批次产品间稳定的超低吸附性能,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。

4.  便于观察: 皿底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度,方便使用倒置显微镜进行清晰的细胞观察和图像采集。

5.  人性化易握设计: 培养皿边缘的特殊纹理和加厚设计,提供了稳固的抓握感,即使戴着手套也能轻松、安全地操作。

使用方法(仅供参考)

重要提示: 以下为通用无菌操作指南,具体实验条件需根据细胞类型和研究目的进行优化。

1.  准备工作:

       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所有操作。

       检查包装是否完好,并在有效期内。

       75%乙醇擦拭外包装袋,并将其移入超净台。

2.  接种细胞:

       撕开包装袋,取出培养皿。

       根据实验需求,向皿中加入适量(推荐10-12 mL)预热的完全培养基。

       制备单细胞悬液,并进行细胞计数。

       关键步骤: 以一个较高的初始接种密度将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皿中。例如,对于肿瘤细胞球形成,初始密度通常在 5,000 - 50,000 个细胞/皿 的范围内。最佳密度需通过预实验确定。

       轻柔地晃动培养皿或前后左右十字摇摆,使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皿底,避免划圈动作导致细胞聚集在中心。

3.  培养与观察:

       盖上皿盖,将其小心移入37°C, 5% CO₂的饱和湿度培养箱中。

       每隔24-48小时,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聚集和球体形成的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注意: 与贴壁细胞不同,更换培养基时不可直接吸弃旧液。应采用自然沉降法或低速离心法收集细胞球: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,静置或低速离心(~100 x g, 2-3分钟)使球体沉降,小心吸去上清,加入新鲜培养基重悬后,移回新的超低吸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。

注意事项

1.  仅供科研使用: 不可用于人体或临床诊断。

2.  无菌操作: 确保所有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,避免微生物污染。

3.  表面处理保护: 切勿用移液器吸头或任何其他器械刮擦培养皿底部表面,以免破坏超低吸附涂层。

4.  避免离心: 请勿将整个培养皿放入离心机离心,这会导致培养皿破裂。

5.  细胞接种密度: 接种密度是球体形成大小和均一性的关键因素,密度过低可能导致无法形成球体,密度过高则可能导致球体过大、内部坏死。

6.  培养基选择: 某些细胞类型可能需要添加特定的生长因子(如EGF, bFGF)或基质胶组分(如Matrigel)来优化球体形成。

7.  废弃物处理: 使用过的培养皿应作为生物危险废弃物进行处理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Q1: 为什么我的细胞没有形成球体,而是聚集在一起成片状或不规则团块?

A1: 这可能由于:

   细胞接种密度过高: 导致细胞快速、无序地聚集成大团块。请尝试降低接种密度。

   细胞类型不适: 并非所有细胞都能自发形成规则的球体。有些细胞倾向于形成松散聚集物。

   培养基或条件不佳: 优化培养基成分,确保细胞健康、活力充足。

Q2: 培养过程中需要换液吗?如何操作?

A2: 需要。 频繁换液可提供新鲜营养并去除代谢废物。推荐使用自然沉降法:将细胞悬液移至无菌离心管,让球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(时间取决于球体大小,通常需5-30分钟),然后小心吸去上清,加入新鲜培养基重悬,再转移至新的超低吸附皿中。

Q3: 超低吸附培养皿和普通贴壁培养皿在处理上有什么核心区别?

A3: 核心区别在于细胞收集和传代方式。普通贴壁皿使用胰酶消化,而超低吸附皿的细胞/球体处于悬浮或半悬浮状态,主要通过吹打、静置沉降或低速离心来收集,绝对不能使用胰酶消化,否则会破坏形成的球体结构。

Q4: 我可以在这个培养皿中进行细胞转染或药物处理吗?

A4: 可以。 这是其核心应用之一。在进行3D细胞球药物敏感性测试或基因功能研究时,只需将含有药物的培养基或转染试剂复合物直接加入培养皿中即可。请注意,3D球体对药物和转染试剂的渗透性可能与2D单层细胞不同,可能需要优化浓度和作用时间。

Q5: 形成的细胞球可以用于后续分析吗?比如切片、RNA提取等?

A5: 完全可以。 这正是3D培养的优势。您可以通过沉降法收集细胞球,然后:

   固定、石蜡包埋、切片及染色,用于组织学分析。

   直接裂解,用于提取总RNADNA或蛋白质,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。

   进行活细胞/死细胞染色,评估球体内部活力。

产品声明
本产品仅限于科研,如需储存珍贵样本,请自行小规模尝试后大批量实验,产品售后仅限产品本身,无其他任何连带责任,请须知

本产品仅供研究使用,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