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浓度基质胶(High-Concentration Matrigel),AGCC-10133
背景介绍
1.1 基质胶概述
高浓度基质胶是一种从 Engelbreth-Holm-Swarm (EHS) 小鼠肉瘤细胞中提取的基底膜基质,富含层粘连蛋白、IV型胶原、巢蛋白、硫酸肝素蛋白多糖等成分,可模拟体内细胞外基质(ECM)环境。
1.2 应用领域
- 类器官培养:支持干细胞或原代细胞形成3D结构。
- 肿瘤研究:用于肿瘤细胞侵袭、转移实验。
- 血管生成研究:促进内皮细胞管腔形成。
- 细胞分化:维持干细胞未分化状态或诱导定向分化。
1.3 高浓度特性
本产品为常规基质胶的浓缩版本(如≥15 mg/mL),提供更强的机械支撑和更快的凝胶形成速度,适用于高硬度需求的实验。
产品特征
2.1 主要成分
- 层粘连蛋白(Laminin)
- IV型胶原(Collagen IV)
- 生长因子(如TGF-β、EGF、FGF等)
- 蛋白酶抑制剂(保持成分稳定性)
2.2 物理特性
- 凝胶温度:4℃为液态,22-37℃形成凝胶(5-30分钟)。
- pH值:7.0-7.4(稀释后)。
- 储存条件:-20℃避光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
2.3 产品规格
- 5 mL/瓶、10mL/瓶
- 无菌包装,无支原体/内毒素污染。
使用方法
3.1 解冻与稀释
3.1.1 将基质胶置于4℃冰箱缓慢解冻(约4-6小时),避免高温或室温解冻。
3.1.2 稀释时使用预冷的无血清培养基或PBS(推荐冰上操作以防凝固)。
3.2 铺胶步骤
3.2.1 预冷枪头、培养板(如24孔板每孔加50-100 μL)。
3.2.2 快速将基质胶均匀铺于孔板底部,避免气泡。
3.2.3 37℃孵育30分钟使其完全凝胶化。
3.3 细胞接种
3.3.1 将细胞悬液轻柔加入凝胶表面(2D培养)或混入胶中(3D培养)。
3.3.2 补加培养基时沿壁缓慢加入,避免冲散凝胶。
3.4 实验终止
3.4.1 回收细胞:用胶原酶或Dispase消化凝胶(37℃,30-60分钟)。
3.4.2 固定:4%多聚甲醛直接固定凝胶后进行染色。
注意事项
4.1 操作规范
- 全程保持低温(冰上操作),避免提前凝胶化。
- 使用预冷的耗材(枪头、离心管等)。
4.2 储存与稳定性
- 分装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(超过3次冻融可能影响性能)。
- 解冻后未用完的胶体需标注日期,2-8℃保存不超过1周。
4.3 实验设计
- 高浓度胶可能导致细胞迁移受限,需优化浓度(如稀释至8-12 mg/mL)。
- 避免剧烈震荡或涡旋,防止蛋白变性。
4.4 安全提示
- 穿戴防护装备(手套、实验服)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。
- 废弃物按生物危害材料处理。